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技术 > 正文

麦冬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来源:惠农网 浏览:530次 时间:2025-02-13 08:00:11

一、繁殖技术

麦冬的繁殖主要通过分株方法进行。在4至5月收获季节,挑选叶片深绿、生长旺盛且无病虫害的麦冬植株,挖出后除去泥土,剪下块根作为商品销售。接着,切除根茎下部的茎节,保留大约0.5厘米长的茎基,选择断面白色且叶片不散的作为优质种苗。注意不要保留过长的根茎,以防栽后出现双重茎节,俗称“高脚苗”,这会导致块根结得少,产量降低。然后,将根茎基部轻轻敲松,分成单株,用稻草捆绑成小束,剪去叶尖以减少水分蒸发,并立即进行栽种。未能立即栽种的苗子,应将基部浸泡在清水中,待吸足水分后,再埋入阴凉处的松土中进行假植,并定期浇水,但存放时间不宜超过5天,以免影响成活率。


二、土地准备与施肥

由于麦冬的根系较多且主要分布在土壤浅层,深度大约在20至25厘米,因此需要对土地进行三次犁耙,确保土壤充分疏松。在整地时,每亩施入2吨腐熟堆肥或厩肥和50千克过磷酸钙。栽种前再耕一次,整平耙细,制作1.2至1.3米宽的平厢,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以防积水。


三、移栽种植

麦冬的移栽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左右,春分至清明期间最为适宜。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移栽,边收获边分株。在整好的厢面上,按照15至20厘米的行距横向开沟,沟深约5厘米,然后按8至10厘米的株距栽种3株苗。栽种时要确保苗正,填土压实,并立即浇灌定根水以促进新根的快速生长。


四、田间管理

麦冬苗较小,栽种后半月需进行首次除草,一般需要除草3至4次以促进麦冬苗的生长。春季栽种的麦冬还可以与玉米等作物间作。由于麦冬生长期较长,需要较多的肥料,分期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措施,通常需要追肥三次。在4至5月间,每亩施入1.5吨人畜粪水或7.5至10千克硫酸铵。6至7月麦冬开花期,正值块根生长期,此时结合除草追施复合肥料或富含钾、磷的腐熟猪牛粪堆肥、草木灰、过磷酸钙等,施于基部并用土覆盖。10月份再施一次越冬肥料。


五、病虫害防治

1、黑斑病

通常在4月中旬开始发病,雨季尤为严重。受害叶片首先在叶尖发黄变褐,逐渐蔓延至全株。严重时,叶片出现青色或白色水渍状斑点,导致麦冬成片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选择健壮无病的植株作为种株,栽种前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渍种苗15分钟,雨季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每亩撒100千克草木灰,发病期间喷洒波尔多液或65%代林锌500倍液,每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


2、根结线虫病

主要危害根部,导致根部形成瘿瘤,须根缩短,后期根皮破裂,变为红褐色。瘿瘤内有大量乳白色发亮的球状物,即为雌性线虫。

防治方法包括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避免选择根性蔬菜、烤烟、豆角、甘薯、白术、丹参等作物。整地时,每亩施用20%甲基异硫磷乳剂或5%颗粒剂有效成分250至300克,制成毒土撒在厢面上翻入土中,以防治线虫。


3、蛴螬

8至9月发生,可用90%敌百虫200倍液喷杀。


六、收获与加工

1、收获

麦冬通常在栽后第二或第三年的4月上旬收获。选择晴天,先用犁翻耕土壤25厘米,使麦冬翻出,抖去泥土,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入箩筐内,置流水中用脚搓淘净泥沙。


2、加工

将洗净的麦冬摊放在晒席或晒场上曝晒,水汽干后再用手轻揉搓,搓后再晒,如此反复数次,直至搓掉须根,再晒至全干,用筛子筛去杂质即成。若遇阴雨天,可用40至50℃的炆火烘15至20小时,取出放几天,再烘至全干,筛去杂质,即成商品。


3、保管

由于麦冬含糖量高,容易生虫和发霉,保管时需特别注意防虫,但不可使用硫磺熏蒸,库房必须保持干燥。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