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保健 > 正文

春季养生正当时

来源:江西健康网 浏览:314次 时间:2025-04-17 08:00:50

春季是一年的开始,气温回暖、万物复苏,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阳气的生发而逐渐旺盛。《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中医认为,春季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调节全身气血及精神情志,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春季养生应当顺应“春生”的自然规律,注重疏肝理气,调和气血,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一、调整饮食及作息结构

春季属肝木,肝木旺则易克脾土,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千金要方》中提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此时节饮食应遵循“省酸增甘”的原则,适当补酸有利于肝气疏发,甘味入脾可防肝木克脾土,春季宜食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茼蒿等应季蔬菜,忌食过酸、生冷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抑制肝气疏发和损伤脾胃。而春季睡眠也应遵循“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的原则,中医认为,子时是肝经气血最旺盛的时段,“人卧则血归于肝”,夜卧早起,以疏肝气,以养肝血。除此之外,还可以饮用代茶饮调养身体。


二、草本茶饮,疏肝解郁

杞瑰陈菊茶:玫瑰花5朵、枸杞10克,菊花5朵、陈皮3克,沸水焖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健脾,缓解情绪抑郁、胸胁胀满,适合肝气不疏且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杞桑决明茶:菊花5朵、炒决明子9克、枸杞10克、桑叶5克,沸水焖泡5~10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清肝泻火、养肝明目,适用于熬夜过多致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者。三花疏肝茶:绿梅花、合欢花、佛手花各3克,沸水焖泡3~5分钟后即可饮用。功效疏肝解郁,适用于春季因焦虑失眠的人群。


三、疏通经络,助阳升发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春季初阳生发,肝经需通畅条达,每天睡前或起床后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太冲穴(脚背一、二趾骨间凹陷处)、肝俞穴(背部第9胸椎下旁开1.5寸)、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期门穴(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左右各旁开4寸),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条达肝气、疏解肝郁、改善睡眠的作用。


古语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肝气升发的季节,肝气需顺应自然界的升发,推动阳气升发、气血流通。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身体在春季出现的一系列“预警信号”的本质是人体阳气与自然界春生之气不同步。中医特色疗法——督灸、脐灸,通过艾火的纯阳热力,在生姜的辛散温通作用下,充分发挥经络、穴位、灸法的三重作用,起到温通阳气,助肝气升发,散寒除湿,疏通经络,温中健脾,补肾填精的作用。


四、适当运动,导引气血

《吕氏春秋》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春季是肝气升发的季节,适当运动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升发肝木之气。中医认为,春季锻炼不可过度,否则易损耗阳气,不利肝气升发,宜适当进行柔和缓慢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散步等,能够疏通肝经气血、推动全身气机流动。


五、调畅情志,舒缓心情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和精神情志,肝脏健康与情绪密切相关,长期的精神情志失常(抑郁、急躁、亢奋等)可影响肝气疏泄,不利于肝气升发。春季养生重在养肝,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愤怒、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助于肝气的条达升发。


《养生论》有云:“春宜调畅,逆之则伤肝。”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让我们的身体与自然同频,收获整年的健康。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