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种植技术 > 正文

中药材白蔹的种植技术

作者:农民生活小助手 来源:文心智能体平台 浏览:387次 时间:2025-02-18 08:55:50

1、生长习性

喜阳亦耐阴,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叶质肥厚近革质,色泽浓绿光亮,藤基粗壮,生长旺盛。较隐蔽的环境也能生长,但藤茎细弱,叶片呈薄纸质,叶色暗淡缺乏光泽,不易开花结实。


耐贫瘠干旱,不择土壤,日常管理简单粗放。


喜温暖,耐寒,气温在10℃以上均可生长,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15~32℃C


2、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如沙质壤土、壤土、黏壤土等,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前作以玉米、小麦、豆类、甘薯等作物较好。


耕深25~3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堆肥或厩肥2.5~4吨,或有机肥500~2000公斤作基肥,耙平后做成高畦。畦宽可根据地形和排水条件调整,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的地块,哇宽可控制在100厘米左右畦间的沟宽40厘米、深20厘米以上。


3、繁殖方法

分根繁殖:在春季植株未萌芽前,将植株挖出,每株分出带芽的根3~4个,按行株距40厘米x40厘米开穴栽种,每穴栽1个带芽的根,覆土压实后浇水,约20天左右出苗。


扦插繁殖:在7月进行,截取枝条,每段插穗上留3~4个节,按行株距15厘米x15厘米斜插于土中2~3厘米。


4、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有利于土壤透气,防治土壤板结,同时避免杂草争夺养分和遮挡光照。


水分管理:白蔹耐旱、不耐水湿,喜微潮偏干,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为宜。浇水要握“宁千勿湿”的原则,见干见湿,雨天要及时排除积水,以防过湿造成植株块根腐烂。地植的深度以将其块根掩埋为宜,盆栽则根据造型需要,一般以超过块根长度的1/3为好。


搭架缚营:当枝营长到30厘米左右时,应搭架缚营,以利于其攀援生长。


修剪枝条:每年应剪去枯枝和徒长枝,每株留4~5枝即可。


肥料管理:生长期内每15~20天追施一次稀薄液肥,或者施4~5次颗粒状大量元素肥。每年冬天落叶后,施一次有机肥,今每亩500公斤,然后盖上松针保持温度和湿度,盆栽可根据情况减少施肥量和频次。


5、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可及时喷洒杀菌液进行防治,如戊唑醇、代森锰锌等。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藤营,可用苯醚甲环唑或者百泰兑水喷雾防治。


根腐病:常因士壤过于潮湿引起,可切除病变部位,涂抹杀菌剂处理,如精甲恶霉灵或者亮盾等。


红蜘蛛:主要为害茎叶,可用阿维菌素、四螨嗉、乙螨唑、联苯肼酯等药剂兑水喷零防治。盆植和庭院栽培直选用低毒高效杀虫剂速灭杀丁或敌杀死2000至2500倍液进行喷杀。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