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生保健 > 正文

冬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来源:大众日报 浏览:325次 时间:2024-11-18 08:10:17

很多人特别重视冬日养生。从传统的中药材到养生的理念,从古籍中的记载到现代的实践,中医药文化承载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遵循、生命的敬畏、健康本质的思索。其中,冬藏的理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顺应天时 保存实力


冬季,大自然呈现一片静谧与内敛之象,而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冬藏这一理念贯穿古今。


我们的祖先深知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在起居方面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冬季昼短夜长,早睡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养精蓄锐;晚起则可避免清晨的严寒,减少阳气的消耗。这种顺应自然的作息,有助于人体在冬季保持良好的状态,如同动物躲进洞穴或安静的角落,进入一种低能耗的状态。


动物会在冬眠前大量进食储存能量,与之相似,人们在冬季选择羊肉、核桃、栗子等温热性食物,也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以补充体内的阳气,保持体内的能量平衡。冬季农作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人们会在秋季丰收后进行食物的储备,修建地窖储存蔬菜、水果,如萝卜、土豆等根茎类蔬菜可以在地窖中保存较长时间,还会腌制咸菜,制作腊肉、腊肠等。这种习惯甚至延续至今。这样的冬藏,充溢着生命的韧性。在面对冬季的挑战时,人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这种保存实力的策略,为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万物凋零,容易让人产生悲伤、抑郁等情绪。古人深知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在冬季会注重情绪的调节。他们会通过读书、写字、绘画、下棋等活动,陶冶情操,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度沉浸在消极的情感中。冬季自古也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季节。文人墨客相聚一堂,吟诗作画,交流心得,其实也是在这个寒冷萧瑟的季节,彼此提供内心支持和情绪价值。”文化学者王晓燕表示。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个冬夜,邀请好友刘禹锡小饮相聚。雪花纷纷扬扬,他们围炉而坐,一边饮酒,一边吟诗。白居易写下了《雪夜小饮赠梦得》一诗:“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这次小聚既有对冬日雪景的感慨,又有对人生的思索,充满了诗意和温情。此外,当下流行的“围炉煮茶”也是延续着传统文化中的冬日之妙。这种场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这种“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景象,也包含着一种道法自然、宁静淡泊的温暖意蕴。


冬季养肾的四逆汤


中医药典籍为人们的冬藏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指南。


中医一直强调冬季养肾。冬季在五行中属水,与人体的肾脏相对应。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冬季的特点是寒冷、闭藏,自然界阳气内敛,阴气盛极。人体也应顺应自然,将阳气潜藏于内,保养肾脏,以养精蓄锐,为来年的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奠定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印证了这个观点:“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其明确指出了冬季养生应顺应闭藏之气,否则会损伤肾脏,影响来年春天的生机。


药王孙思邈有《摄养论》,依一年十二月气候变化和人体脏器盛衰,提出饮食调理、起居宜忌、防治疾病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计时按农历月份排列,逐月叙述。讲到十月时,他认为,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增苦,以养肾脏。无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灸,以其血涩,津液不行。大意是在饮食上要减辛增苦,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吃冷饮,冬季不宜出汗,也不要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等,避免气血、元气被过度透支。


关于冬季养肾的名方还有不少。张仲景就在《伤寒论》中提到了四逆汤。其主要由炙甘草、干姜、附子组成。附子大辛大热,为补益先天命门真火之第一要剂,通行十二经,生用尤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干姜温中散寒,助附子生发阳气。炙甘草既能益气补中,又能缓和附子、干姜的峻烈之性,还能调和诸药。三药合用,功专效宏,可以迅速恢复人体阳气,驱散寒邪。四逆汤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肾阳衰寒厥证。表现为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痢,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等。但要注意,四逆汤药性较为峻猛,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准确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为新一年积蓄能量


冬季到,意味着又一年的膏方热开启了。日前,2024年山东省第十四届中医膏方推广活动在山东省中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活动包含名科、名医、名方、名药,融合文创、药膳、游园、科普,设置研学、急救、手作、经络体验区,并推选出2024年度山东省中医院“十大膏方”。


膏方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代表,是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贯彻三因制宜思想(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的典范,既注重养生保健,又兼顾慢性病的调治。


《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痈疽》记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这里的“豕膏”就是一种早期的膏剂,用于治疗痈疽等疾病。历史上的名方名医与膏方也有着不解之缘。《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些方剂可制成膏剂,如“理中丸”制成理中膏治疗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肾气丸”制成肾气膏治疗肾阳不足、腰膝酸软;《千金要方》记载了许多膏方配方和用法,如“地黄煎”滋阴养血、益精填髓,“鹿角胶煎”补肾壮阳、益精养血。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创制的“两仪膏”,由人参、熟地黄组成,具有滋阴补血、益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羸弱、神疲乏力等症状。


山东人都熟悉的阿胶膏,也属于膏方的范畴。阿胶膏的制作工艺体现了膏方的精细与讲究,需要先将阿胶砸碎,放入黄酒中浸泡,使其软化。然后根据不同的配方,加入核桃、黑芝麻、红枣等食材一起熬制,经过长时间的煎煮、浓缩,最终制成色泽浓郁、质地醇厚的阿胶膏。对于肺燥人群,冬季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等症状,阿胶膏的润肺止咳功效能带来缓解。体质虚弱者,如老年人、久病初愈者等,在冬季服用阿胶膏可以增强免疫力,抵御严寒。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