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大家可能都听过,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印象就是鸟的名字,其实咱们博大精深的中药里也有这么一味中药材叫白头翁。相传是杜甫为感激一位白头老翁的救命之情,想到“自怜白头无人问,怜人乃为白头翁”,杜甫就将此草起名为“白头翁”,以示对白发老翁的感激之情,此后,一味名叫白头翁的中药,便流传开来。这白头翁,其实就是一种都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尺余,全身密被白绒毛,叶子自根部开始生长,有长柄,且为复叶,由三小叶组成,深裂二回羽状,每片小叶又有深裂。春天的时候,白头翁会抽花梗,头状花序,开出暗紫色的美丽花朵,花凋谢后,结瘦果。靠近根部,有白茸,就像老人的白发一样。白头翁为常用传统中药,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下品药,谓“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下面就和药店慧享一起来学习中药材白头翁吧!
[白头翁的功效]
中药名
白头翁 baitouweng
别名
老翁须、白头公、白头翁草、野丈人、胡王使者。
药用部位
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根。
产地分布
生于山野、山坡及田野间,喜生于向阳处。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
采收加工
春季(4~6月)或秋季(8~9月)挖根,除去叶及残留的花茎和须根,保留根头白色茸毛,去净泥土,晒干。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归胃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化学成分
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根含三萜皂苷,水解后得苷元及葡萄糖和鼠李糖。另含白头翁皂苷B4、白桦脂酸、白头翁素、白头翁灵、莽草酸等。
药材性状
长圆柱形或圆锥形,稍弯曲,有时扭曲而稍扁,长5~20厘米,直径0.5~2厘米。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或纵沟,中部有时分出2~3支根,皮部易脱落而露出黄色木质部,且常朽蚀成凹洞,可见纵向突起的网状花纹,根头部稍膨大,有时分叉,顶端残留数层鞘状叶柄基及幼叶,密生白色长茸毛。质硬脆.折断面稍平坦,黄白色,皮部与木质部间有时出现空隙。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长、质坚实者为佳。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主根粗壮,圆锥形,有时扭曲,外皮黄褐色。叶基生,3全裂,顶生小裂片具短柄,侧生小叶片无柄,上面疏被伏毛,下面密被伏毛。花茎1~2,花后伸长,密被长柔毛,花单一,萼片6,花瓣状,紫色,外面密被长绵毛,雄蕊多数,雌蕊有多数离生心皮,花柱丝状,果时延长,密被白色羽状毛。瘦果密集成头状,顶端有细长的羽毛状宿存花柱。
[白头翁的作用]
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疟疾、鼻出血、咽肿、痔疮、齿痛、瘰疬、疣。
现代应用
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2、治疗牙痛。
3、治疗消化性溃疡。
4、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5、治疗颈淋巴结核和化脓性疾患。
6、治疗阿米巴痢疾。
食用方法
黄连白头翁汤
材料:白头翁50克,黄连10克,粳米30克。
做法:将黄连、白头翁入砂锅,水煎,去渣取汁。锅中加清水400毫升,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煮成粥,待食。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专治中毒性痢疾等。
白头翁薏仁粥
材料:白头翁20克,薏苡仁25克,梗米50克。
做法:白头翁煎水去渣,将汁与薏苡仁、梗米同煮为粥。
功效:清热、解毒、排脓。适用于口周皮炎。
相关配伍
1、治热痢下重:白头翁60克,黄连、黄柏、秦皮各90克。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金匮要略》白头翁汤)
2、治温疟发作、昏迷如死:白头翁30克,柴胡、半夏、黄芩、槟榔各6g,甘草2.1克,水煎服。(《本草汇言》)
3、治外痔:白头翁,以根捣细贴之,逐血止痛。(《卫生易简方》)
4、治男子疝气,或偏坠:白头翁、荔枝核各60克,俱酒浸,炒为末,每早服9克。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5、治气喘:白头翁6克,水煎服。(《文堂集验方》)
服用禁忌
虚寒泻痢者慎服。
上一篇: 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中药...
下一篇: 农村一种浑身带刺的植...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