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分析 > 正文

黄芩的未来走势

作者:巩东光 来源:投稿 浏览:21005次 时间:2024-06-07 11:27:45

黄芩有着“植物中药抗生素”的美誉,抗菌,抗病毒、消炎功效神奇。


在中成药领域所占的份额权重比较大,比如:小柴胡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蒲地蓝、蓝芩口服液等等,成了我们现在每个家庭必备的常用药。



黄芩近期产地受天气干旱影响,三个月没有降雨,出苗不是很理想,干旱严重影响生长,死苗现象严重,给种植户带来不少的经济损失。引起多商关注,近期前来买货的商家较多,价格比较坚挺,产地现药厂统货41-42元左右,大统可开片的44元左右,选条58元,统片51-52元,过0.4筛子厚片子60-65元,过0.6筛子厚片子70-75元,过0.4筛子薄片子65-70元,过0.6筛子薄片子78-80元。


黄芩属于多年生唇形科植物,主产区山西运城、陕西澄城为道地产区,在2022年以前,山西、陕西占黄芩总产量的70%左右,由于多年低价,药贱伤农,主产区山西、陕西反而从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三年减种约70%,一正一反,结果很简单;一是黄芩产量大,库存大,用量大属于大宗品种;二是药农多年看不到涨价希望;三是疫情期间很多药材品种一路飘红;四是药农心理反差很大;所以说大部分药农放弃改种其他效益好的药材品种。



今天让我们一起梳理分析盘点黄芩的趋势和基本面:

一、在地可挖面积

论证主产区山西、陕西连续三年减种约70%;信息来源:种植户、包地商、加工户、种籽推广户。

1、2021年种植对应23年秋季和24年春季采挖,在地可采挖面积的确减少60%左右。

2、2022年种植对应24年秋季和25年春季采挖,在地可采挖面积的确减少80%左右。

3、2023年种植对应25年秋季和26年春季采挖,在地可采挖面积的确减少60%左右。

(提示:2023年上半年药农种植黄芩的积极性依然不高,价格变化不明显;2023年下半年山西、陕西干旱时间长,价格被拉升,播种的黄芩出苗率低,所以减种减产已成定局。)


二、黄芩的库存分布分析

1、首先看一看黄芩的五大利好

第一大利好,疫情三年库存得到充分消耗;第二大利好,连续三年大量减种,产量锐减;第三大利好,剩余的老库存再次充分消耗;第四大利好,目前70%的货源已被产地加工大户和市场专营户控盘;第五大利好,目前产地持续干旱,黄芩在地植株基本不生长,出现死苗干枯现象,干旱仍在持续,未来一段时间依然没有雨量。



2、根据两大产区山西、陕西和两大市场安国、亳州库存摸底反馈的数据如下:

陕西个子:1000吨、饮片500吨;山西个子: 3000吨、饮片1000吨;安国饮片:2000吨;亳州个子:3000吨、饮片1500吨;合计: 个子7000吨、饮片5000吨。


3、根据分析验证:

2020年产新量24800吨、销量19000吨、结余量5800吨;2021年产新量28500吨、销量21500吨、结余量7000吨;2022年产新量29000吨、销量22000吨、结余量7000吨;2023年产新量12000吨、销量20000吨、结余量-8000吨;合计11800吨。

经过分析论证,库存结余量数据准确.


三、黄芩产供分析

全国制药企业2319家,饮片企业2250家,黄芩提取企业50余家。

1、产能方面:2024年、2025年在地可采挖面积平均减少70%。

2、供需方面:社会库存和产新量已经明显减少,供需缺口会日益凸显。

3、提取企业方面:提取企业50余家,使用生长年限1年—2年以内的鲜货,按照年用量最低700吨的标准,企业鲜货年使用量35000吨。



四、黄芩的价格走势分析

以前在低价运行多年,价格波动属于量价互动,自然生成;因为历史上没有人为和大资金的介入,导致包括疫情期间价格也是窄幅振荡。


截止目前盘点社会库存的大量减少,和今明两年产新量的锐减,以及大资金的参与,高价位会持续到2026年秋冬。


五、综上所述

黄芩的趋势和基本面已经明显利好,未来产新量锐减,在市场实际需求消化中库存不断减少,后市价格仍有望在高价运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压货投资的依据。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

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