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围绕道地药材、特色药材和药食两用药材三个重点,加强资源保护、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提升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能力,打造“云药”品牌,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昆明市农业农村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处获悉,2024年,全市中药材种植32.07万亩,同比增长7.02%;产量8.58万吨,同比增长6.28%;农业产值33.16亿元,同比增长6.12%;加工产值161.56亿元;零售批发销售额329.8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524.53亿元。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24%,位列第一。2025年,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农业产值增5.5%,加工产值增6.5%,批发零售销售额增8%,全产业链产值增7%。2025年,昆明市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农业产值增5.5%,加工产值增6.5%,批发零售销售额增8%,全产业链产值增7%。
加强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
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库6个
昆明市拥有2396种药用植物资源,常用的野生中药材近300种,是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加强野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建立重要中药材石斛、重楼、黄草乌、雪上一枝蒿、续断等种质资源库6个。
据介绍,禄劝县依托“一县一业”中药材示范县创建,将禄劝、寻甸、东川三个县区打造成中药材种子种苗重点繁育区。推进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成功引进天麻、西洋参、黄芪等名贵中药材,稳步推进续断、党参、云木香等规范化基地生产。实现大田云当归、云木香、续断基地稳步发展。引导企业发展中药材种苗基地2000多亩,其中,天麻210亩,西洋参160亩,黄芪120亩,党参250亩,云木香280亩,云当归800多亩,续断270亩,为昆明及周边地区优质种苗生产提供可靠的种源,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规模规范优种植
打造中药材绿色“供应地”
以轿子雪山为核心,打造滇中高山中药材产区。2024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32.07万亩,其中,禄劝县占52%、寻甸县占11%、东川区占18%。种植规模达万亩以上的有5个品种,分别是云当归、续断、砂仁、三七、黄精;达5000亩以上的有3个品种,分别是重楼、云木香、生姜。三七主要分布在寻甸县、石林县、禄劝县。云当归主要分布在禄劝县。重楼主要分布在禄劝县和盘龙区。
提升种植技术和水平,发展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6.8万亩,石斛、滇重楼、白及等名贵中药材设施种植不断增加。推广生态种植、林下和光伏板下种植,优先发展三七、天麻、云当归、云党参、滇附子、黄草乌、滇重楼、滇黄精、砂仁、西洋参、云木香、续断等中药材种植。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3.08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10.31%,主要分布在石林县、晋宁区、禄劝县。禄劝县昆明益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七种植基地、东川区昆明凯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当归种植基地和寻甸滇川种养殖有限公司附子种植基地被认定为云南省“定制药园”。昆明市云当归、云党参、山药、黄草乌、丹参、天麻、三七、滇黄精8个中药材获有机产品认证。2024年,全市中药材产量8.58万吨,同比增长6.28%;农业产值33.16亿元,同比增长6.12%。
集聚发展强加工
从事中药材生产企业195家
以经开区、高新区、滇中新区中药材精深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生产,形成中药加工集聚区。云南白药、道地药业、龙津药业、云南植物药业、理想药业、圣火药业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三个开发区。
全市从事中药材生产企业195家,规模以上加工的企业34家,聚集了全省60%以上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70%以上的提取物加工企业,加工产值占全省48.1%。拥有如云南白药、昆明中药、贝泰妮等一批中药材产业头部企业,华润三九整合昆中药、圣火药业,以三七血塞通为主导产品,打造三七全产业链发展。
2024年,昆明市中药材加工产量13.74万吨,加工产值161.56亿元,加工产品主要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提取物,其产量占比分别为37.33%、25.35%、37.17%和14.63%,产值占比分别为28.24%、1.91%、45.86%和23.99%。天麻、黄草乌、滇黄精、云党参、附子、续断等优质原料种植、产地加工、趁鲜加工水平持续提升。
昆明市菊花园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个经批准成立的中药材市场之一,有商户1000多家,经营中药材品种4000多种,是全国最早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中药材市场之一,市场2024年交易额27多亿元。启动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建立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线上平台,与菊花园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完成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认证,开展线上业务。引导132家省内外大宗药材企业、243种中药材上线交易中心,在小程序上,推出中药材品种140多个,实现个人购买。
昆明市将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充分发挥区位、人才、科技、市场、资本和产业集群等优势,加快推进昆明道地药材、特色药材、药食两用药材发展。
种植端以轿子雪山为核心,在禄劝、东川、寻甸,大力发展天麻、云当归、云党参、西洋参、云木香、续断等中药材,打造滇中高山优质中药材产区。
加工端充分发展昆明中药材加工聚集优势,推进以高新区、经开区、滇中新区为主的中药饮片、中(成)药、植物提取等精深加工发展。
销售端方面,提升菊花园中药材市场,完善昆明中药材交易中心,发展中药材大宗贸易,整合现有的销售主体,聚焦现货交易、电子交易、信息服务、仓储物流、检验检测、跨境贸易等环节,发展中药材贸易。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打造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贸易、科技中心。
上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焦祺森建...
下一篇: 余艳红:完善中医药传...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