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过后,72家中药上市企中已有30家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
数据显示,中药企业的业绩呈现明显的回落态势,预计全年亏损的企业由2023年的12家增加至2024年的16家,合计亏损金额由2023年的20亿元增至2024年的70亿元。
在中药企业整体亏损面扩大、亏损金额增加的大环境下,江西省中药龙头企业江中药业1月25日发布的2024年业绩快报格外引人关注,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9%,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江中药业也并非毫无挑战。公司营收结束了连续三年的增长态势,2024年预计营收为44.35亿元,同比下滑2.59%。
长期以来,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极高的品牌知名度,也挑起了公司业绩的“大梁”。但作为30年前的品种,健胃消食片早已面临诸多挑战与增长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江中药业将目光投向了保健品与处方药等新品类,试图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但卖得好健胃消食片的江中药业,能卖好处方药、保健品吗?
1
四年来营收首次下滑,缩减费用提高利润
江中药业成立于1996年,在1999年通过成功重组江西东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实现借壳上市,开启了资本市场的征程。
2019年,江中药业加入华润医药大家庭,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彼时,江中集团为江中药业的控股股东,持有后者43.03%股权。同年2月,华润医药通过一系列增资协议和股权收购,取得江中集团5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在这一进程中,江中药业积极推进战略重组,对华润医药集团下属江西地区的相关公司展开收购,并分别以1.64亿元、2.13亿元收购桑海制药、济生制药各51%的股权。
济生制药和桑海制药分别持有“杨济生”“桑海”这两个江西省著名商标。其中,桑海制药的主要产品有桑海牌金维片、牛黄蛇胆川贝液、风寒感冒颗粒以及小柴胡颗粒;济生制药的主打品种则包含杨济生牌复方鲜竹沥液、复方瓜子金颗粒、强力枇杷露、氨咖黄敏口服溶液和板蓝根颗粒等。
收购完成后,公司产品线从原本聚焦于部分优势产品,拓展至涵盖维生素补充、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感冒用药以及咽喉用药等多个领域。资源整合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点。
近五年,江中药业营收已由2020年的2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也由5亿元增长至8亿元。
2021年、2023年,公司展现出积极的增长态势,营收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尤其是2022年,公司实现了高达35%的营收增速。但2024年,公司结束了连续三年的增长态势,营收44.35亿元,同比下滑2.59%。
不过相较于营收的下滑,公司归母净利润却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7.8亿元,同比增长9%。
在「界面新闻·子弹财经」看来,公司出现增利不增收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通过缩减各项费用,有效拓展了利润空间,从而实现利润增长与营收变化的不同步。
拿2024年前三季度来说,江中药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10.55亿元、1.36亿元,同比减少15.48%、5.7%,仅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至7786万元。
这是近四年以来,江中药业首次缩减销售费用。要知道,仅2023年,江中药业的销售费用就高达16.28亿元,营销费用率高达37%。也就是说江中药业每收入100元,就要花37元用于营销,该指标一度超过云南白药、同仁堂、华润三九等同行企业。
从2024年上半年来看,销售费用的缩减主要与员工薪酬福利、营销开支减少有关,但广告宣传促销费仍然高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8.6%。但即便如此,公司的营收仍然出现了近四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江中药业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2024年营收下滑,主要由于大健康板块业务重塑、处方药业务部分产品集采未中标等因素导致,而OTC业务稳健发展,公司产品结构变化,故整体利润所受影响较小。
那么,2024年,江中药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的第二增长曲线大健康、处方药业务板块为何不灵了?
2
江中牌健胃消食片陷增长瓶颈
在江中药业OTC业务版图里,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一直是公司的中流砥柱。
“吃多了,肚子胀,饭后嚼一嚼;吃油了,不消化,饭后嚼一嚼;肚子胀,不消化,家中常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曾响彻大江南北。
据悉,1994年,江中药业推出了消化类OTC新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从问世至今已走过31载春秋。
然而,作为一款问世已有三十多年的产品,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当前面临着增长瓶颈。虽然产品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覆盖率,多年来消费群体结构也相对稳定,但如今,健胃愈疡片、大山楂丸等,还有各种益生菌类产品、消化酶制剂等相似功效的产品也分走了部分市场份额,限定了产品的增长。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江中牌健胃消食片销售量已由2018年的1.8亿盒减少至2023年的1.5亿盒。早期靠广告效应,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于2008年销售额就达到10.7亿元,但时间来到2018年,销售额也仅维持在10.48亿元。
2023年年报中,江中药业表示,健胃消食片收入规模重回11亿元。
为巩固OTC业务核心产品优势,除了健胃消食片外,江中药业又推出了乳酸菌素片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贝飞达)等产品。
贝飞达是江中药业通过收购海斯制药获得的。2022年,江中药业通过摘牌方式取得了海斯制药36%股权,并对其增资使得持股比例提升至51%。海斯制药主要生产生物制剂、注射剂等,优势产品包括贝飞达、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
2023年,乳酸菌素片、贝飞达收入突破了5亿元,较2022年分别增加了0.5亿元、0.6亿元。但乳酸菌素片上市至今已有十年时间,难有更高的增速。
或因如此,OTC业务作为公司业绩的核心支撑板块,营收增速也慢了下来。2024年上半年,OTC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2.64%,但较2023年同期增速下降了20.6个百分点。
对此,江中药业向「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OTC业务核心品类发展稳健,业务增长同比放缓主要由于2023年第一季度偶发事件引起产品需求增加,后需求逐步回归常态化。”
近年来,OTC业务板块给江中药业带来了70%左右的营收,增速放缓之下,江中药业也在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华润入主后,江中药业确定了“做强OTC、发展大健康、布局处方药”的业务重心。
大健康、处方药板块作为开拓新增长曲线的方向,被视为江中药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发力点。但尽管付出诸多努力,它们却未能像江中牌健胃消食片那样,成功打造出销售额达十亿元的超级大单品。
3
第二增长曲线不灵了?
拿大健康业务板块来说,早在2008年,江中制药就推出了“初元”保健品,2010年又推出高端滋补产品“参灵草”。据媒体报道,这些产品在前期推广时,投入了大量的广告资源,最初销售量增长较快,但广告热度褪去后,销售额未能持续攀升。
2013年上市的江中猴姑饼干,一度被市场寄予厚望来拯救大健康业务。不过,江中猴姑饼干属于食品,与公司已有产品存在较大差异。或是对该业务的不确定,猴姑饼干由江中集团另一家子公司江中食疗生产,销售额不并入上市公司报表。
2014年,一则徐静蕾在电视上吃饼干的广告,为江中猴姑饼干大规模营销推广打出了第一枪。这一年,江中猴姑饼干实现了8个亿的营收。2016年底,江中食疗又推出了猴姑米稀、猴姑饮品等食疗产品。但销量主要靠高昂的销售费用冲高,利润微薄。
江西产权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江中食疗2014—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1865.77万元、-2.59亿元以及-4亿元。
2018年5月,晟道投资以增资扩股形式对江中食疗进行投资,并实现控股,成为第一大股东。江中集团从食品领域助力大健康业务的尝试宣告落幕。
2019年,华润医药入主后,江中药业的大健康板块呈现出较为积极的发展态势,推出了江中益童益生菌、江中益童八珍糕、焕采酵素等系列新产品,营收已由2019年的1.4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5亿元。
但2024年上半年,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公司重新梳理业务发展定位、优化组织架构等因素影响,大健康板块营收下滑42%至1.94亿元。
处方药板块也是如此,该板块营收由2019年的4.3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6亿元。但是,受部分产品集采未中标后的市场收缩及集采中标后的价格下降影响,2024年上半年,处方药板块营收2.36亿元,同比下滑28%。
整体来看,目前,江中药业正面临OTC板块增速放缓、“第二增长曲线”大健康和处方药板块营收下滑的局面。
针对大健康板块、处方药业务板块的发展,江中药业又将会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业绩增长?
江中药业向「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公司大健康业务持续开展组织重塑和业务重塑,聚焦自产自研产品,积极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品类发展。处方药业务积极融入行业新格局,聚焦特色专科产品,提升渠道管理能力,借助院外渠道协同,推动运营质量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或是为了拉动公司业绩增长,江中药业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并上调了业绩考核目标。
据长城证券研报,2025年1月,公司发布了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687.70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09%,激励对象不超过170人,授予价格为13.70元/股。
相关业绩考核目标为,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8.88亿元、9.95亿元、11.14亿元。其中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较第一版草案提升了1.16亿元、1.53亿元。
江中药业能否扭转营收下滑局势,以及能否实现业绩考核目标,「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将长期关注。
上一篇: 关于公布全国中药饮片...
下一篇: 中药材集采变革下,中...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