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通网欢迎您!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提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追踪 > 正文

栀子能否继续高升

作者:郑平 来源:药通网 浏览:13522次 时间:2024-06-08 09:03:08

在香料品种涨声一片中,栀子一枝独秀,依然涨势不减,目前统货要价70元左右,可做饮片货78-80元。栀子为何涨价,未来能否继续高升?首先了解一下栀子的基本面:


栀子为常用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药材市场上久享盛誉。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一、栀子产地分布

栀子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四川、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江苏、河南和台湾亦有分布。家野均有,以家种产量大。目前栀子主产福建福鼎,江西产量已不大,其他产区种植面积在前几年低价期间多砍伐。


二、栀子生长周期

该品系多年生灌木,用种子育苗繁殖的定植后3-4年可开花结果,扦插繁殖的2-3年开始结果。结果期为10-12年,移栽后头两年基本不结果,3-5年有一定产量,6-9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鲜货可达400公斤,管理精细的产量可达500公斤,折干率3:1,折干品130-160公斤。十年后植株老化,产量逐年减少。



三、栀子历史价格变化

栀子历史上经历过两次高价行情,第一次高价2010年,从10元涨至30元,到2011年高升至37-38元,2012-2014年上半年在30-35元上下反复涨涨落落。2014年栀子产新后价格跌至20-22元,2015年从20元跌至17元,2016年回升至27-28元,2017年上半年涨至30-31元,下半年下滑至26-27元,2018年从20元以上跌至14元左右,2019年跌至12-13元,福建货跌至9-10元,2020-2021年在15-16元上下波动,2022年在21-23元徘徊,2023年从23元一路高升至37-38元。


四、栀子涨价起因

栀子为何从2023年开始发力上扬,这和2011-2013年的高价有关。栀子三年多的高价刺激大面积发展种植,导致了2018-2021年连续4年多低价。在栀子4年低价期间,药农放松植株管理,新产区多砍伐,只有主产区福鼎保留面积。


不过,栀子在2011-2013年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到2021年已生长十年,植株开始老化,2013年种植的到2023年也进入老龄化,也就是说今后几年栀子产量仍不大。即使受栀子涨价刺激,2024年扩大种植,也要等三年后才有产量。



五、栀子生产成本

再了解一下栀子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租地费、肥料、农药、加工等费用,每亩投入大概1000元。栀子采摘成本大约8-9元/公斤,加上其他费用,每公斤成本价12元。这是栀子盛果期成本,植株老化后单产下降,随之成本增加。


六、栀子的市场需求量

栀子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是生产"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龙胆泻肝丸"、"牛黄上清丸"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又是出口传统商品,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除药用外,也可食用和做香料,提取的天然黄色素,是食品中的最佳着色剂,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近几年市场年需求量达万吨以上。



七、栀子未来走势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随着栀子植株老化,产量下降,库存得到良好消化,其价格也会在市场实际需求中发生变化。总之,栀子将因供需问题出现2-3年的好行情,不排除出现更高的价格。


注: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

会员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

实力认证

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