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惊蛰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此时,大地回暖,春雷乍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生机盎然。
宜润肺:惊蛰风大,气候仍较为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肺燥、外感咳嗽。我国北方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功效,可以煮水喝。
宜保暖:惊蛰天气刚刚转暖,气温不稳定,注意保暖才能预防各种疾病的侵扰。
防春困:惊蛰时节,人体易感疲倦,为了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防燥郁: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容易出现肝火偏盛的情况,要重视情志调养,乐观愉快,注意养肝,避免怒伤肝气。
庄行镇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卫昭怡为大家推荐几款中医保健方法。
艾灸
艾灸有调和气血、疏肝理气、预防和治疗春季常见疾病的作用。
惊蛰艾灸穴位推荐:关元、大椎、肺俞、足三里。
疏通经络
以双手大鱼际沿身体两侧胁肋部由上斜行向前下方反复擦捋,每天一次,每次1~2分钟,此方法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中药茶饮
百合5克、玫瑰花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3~5杯可起到行气解郁、滋阴清热的功效。
上一篇: 增强免疫力的新年养生...
下一篇: 春季养生,六件事情要...
发表评论
用户名:匿名 匿名回复
0/500字